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223|回复: 3

[转帖]“烧烧长见识”

[复制链接]
xuande99 发表于 2008-8-27 07:35: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所以民间有“烧烧长见识”之说,可惜世人,皆视小儿发烧为大敌,助邪而攻正。使童稚之体,无暇成长,倍受荼毒,小小年纪,便染重疾,人财皆空,还不知祸从何来,不可不叹也。

婴儿之天然蒸变论

婴儿降生后,普通结壮者,一月中间,大抵身体安和,少啼多睡,乳量必逐日加多,酣眠的时间亦必加长。 此等婴儿身体健全,五脏六腑自然茁实无病,是无须详细论其蒸变也。然婴儿实有此天然的蒸变发现,非为病 症,更不用延医,随其天然的演进可也。而为儿科医者,不能不研求蒸变之生理,以顺婴儿生长之机。不然既为 儿科医者,不知蒸变所以然之生理为何,亦大可令人齿冷也。故吾诸同学,明了婴儿的蒸变,为生理之一种变态,不是病症的呈现即可,无须深切研究之也。

凡婴儿弥月后,有时无故而发热,而其他各处肢体头面,确 无连带表现的病象呈露。 此等的热型,即所谓蒸变者是也。凡为人之父母者,应明了蒸变之生理,是婴儿变态的生长,天然不可避免,更不必着急。其热忽然而来,仍倏然而去,于婴儿身体不但无害,而反有益。万不可惊慌无主,用医药以求治疗。恐无恙健全之婴儿,反因医药之克伐,致成真病也。

至于蒸变的生理现象若何,今简单书之于下。是婴儿出世后三十二日,必发一蒸,后即随之一变,变者变坚实五脏,蒸者蒸养足六腑,均为长气血而生精神,发身体而益智能也。盖婴儿之在胎元中,先生全身骨胳,继生全体气血。其五脏六腑,在体内虽各成雏形,而未能健实。自蒸变之后,即长全身体之经脉,成五脏六腑之神经智能也。

蒸者发热也,变者转易也,自内五脏六腑而外达躯壳,自下腿足而上至头脑,是阴生于下,阳结于上也。故一发天然之蒸热,而变易旧有的状态也。所以至三十二日,必发一蒸,随之一变。一次蒸过后,体格性情即与前日有异。至二次蒸变,须到六十四日。

二次蒸变过后,全体的骨胳渐成结壮,不同于昔日,而骨之余气,又自大小脑分入牙龈中,遂生三十二个乳齿。即随第一次蒸变后,而萌芽者,故齿之数,以三十二个,为足数之齿也。然亦有生齿不足三十二数者,由变蒸的日数不足其常也。或蒸变未至三十二日,二十八日即发现第一次,齿应之亦生二十八个,是其天然之明证也。故乳齿的生长,无论如何结实的婴儿体质,亦不过三十二之数也。凡一周之蒸热,婴儿之性情及精神即应之一变易,诸周均是如此。

十周计三百二十日,则蒸变之作用,至斯始为完毕也。婴儿之脏腑中气血,乃渐健全,可以营运而无天然于身体阻,以至于坚壮达于成人也。

故三十二日发初蒸,一蒸而生肾气。

六十四日二蒸,即生膀胱气。其蒸发时,两耳梢及耳唇,背脊骨中部连尻骨处,俱发现肌冷象,是其变也。

至九十六日发三次蒸,始生心气。其变也乃有喜笑。

至一百二十八日,发四次蒸,生小肠气。其变之现象,是心口窝及后脑处,发微汗而手或足时有一动之微惊象。

至一百六十日,发第五次蒸,生肝蒸足气血。其变的现象,斯时无故而啼哭多眼泪。

至一百九十二日,发六次蒸,生胆气。其变易时,睡眠时目闭不能合缝,而白眼球微现赤色。

至二百二十四日,发七次蒸,为蒸足肺气。其变时气管枝微作嘶音,而声音至此始可收放自如。

至二百五十六日,发第八次蒸,生足大肠气血。其变的现象,是周身皮肤起微痒而潮汗,斯时大便微见明绿色而有泡沫。

至二百八十日,发第九次蒸,蒸发脾气。其变的症象,是运化之力,至此时始强健,乳食之量必骤增进。

至三百二十日,发末次蒸,生足胃之气血。其变的现象,是偶然不欲吸乳,肠感振动腹微痛,不时发饱咯,吐乳块而微味酸。至此始为十次蒸变完毕,而身热退净,复其平日之健康。是时已萌芽的齿龈发现酸痒,婴儿每因龈肉酸痒,吸乳时错龈解救,常啃破奶母之乳头。遂即生骨型的乳齿,其龈肉酸痒之象,亦即无形而解除。方能吐单词之言语,知喜怒于心,通五味于鼻,时时闻觉谷麦的余香,而欲食之。脏腑之气血,因蒸变的作用,斯完成其健全也。

经云∶气入四肢,长碎骨于十蒸变之后。六十四日,长其手足经脉,手受血,故能伸缩自如而持物,足受血,故能支持身体而行立。又云∶ 蒸且变,谓蒸变异而足一岁之日也。又云∶不汗而热者,发其汗,大吐者,微止之,不可别治,长以婴儿须有蒸变也。脱齿者,如花之易苗也。所以不及三十二齿者,由蒸变之不能足日,齿数当与蒸变日数相合也。是以中年以后之脱齿,不能再行生长者,以天然蒸变的作用,行其自然之长养,其乳齿宝贵的时期,已成过去,无望将来也。
杏林童子 发表于 2009-1-4 10:04: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仅如此,平常人们对发烧的认识也不对。 老天,我的电话有时会被发烧孩子的父母打破!!!急于退烧确实害了孩子,会损害孩子的阳气,阳气主免疫力啊!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黄帝内经》)救救孩子,看幼儿园的儿童要么胖的走不动,要么又黄又瘦,有的家长还说,他的孩子真好,感冒从来不发烧。抵抗力正常的孩子一边打针一边起烧,家长非得打的孩子不起烧为止。以为这就是正常,有的感冒体温还会低于36.5c。这都是阳气虚衰的现象!
发烧是机体正气发动抵抗外邪,使之通过皮肤毛孔出离的一种正常现象。这时不应该用寒凉性质的退烧药,应该喝温热的姜汤、荆防冲剂、午时茶颗粒等辛温发散的药,使寒邪表出体外。只是现在的冲剂糖放的太多已经将药力稀释的微弱了。辛温发散才是正治,用瑞枝清、再欣、退热片无疑是雪上加霜、助纣为孽。家长往往担心孩子会烧坏了而退热使之病程递加,或治出了腹泻、或使孩子鼻炎、或抵抗力下降百病丛生。
是不是所有的发烧都不需要退烧呢?不是的,已传变到温病的人要退烧。其特征是,得病即嗓子疼,或渴而多饮水,盖不住被褥,或皮肤表面有红色斑疹。病人自己感觉到热,这是需要退烧的,或要赶紧就诊。
那些虽然发烧还感觉寒冷、有的紧盖被褥都觉得冷,不想喝水、喝水只喝些温水、热水的就不需退烧、而是要吃些辛温发散的中药发汗退烧。
师兄弟们都能学些中医,结合修行,自利利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潘 发表于 2009-1-4 15:25:49 | 显示全部楼层
09年1月1日,晚上带儿子到单位打乒乓球,回来感觉精神不太好,发烧了。
大量喝水、简单地吃了点家中现成有的双黄连口服液。
第二天继续喝水、睡觉。
下午醒来,起来要玩电脑,好了。
3日下午送学校读书。

这次没被他妈妈送到医院打针,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潘 发表于 2009-1-13 08:28:17 | 显示全部楼层
奇怪的是周末放学回家住,又发烧了,老办法,喝水、睡觉...
周日精神好转,妈妈却担心马上要考试,就送到医院去了
刚好够打针的体温,医生说每天来吊盐水....儿子说:没空!
配了点药
第二天上学没发烧,儿子说,没打针也好了,要是打针就亏大了。

经验:儿子大了,妈妈不信的道理可以让儿子自己明白,也管点用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云雾草庄

GMT+8, 2025-4-28 18:53 , Processed in 0.01597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