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727|回复: 0

要觉知自己的投射:宗教起源的“投射理论”

[复制链接]
cosmos 发表于 2012-2-15 15:08: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很多不同学者们都在从不同的领域谈论过宗教起源的问题。费尔巴哈 (1804一1872)从唯物主义哲学家的立场、涂尔干(1858一1917)从社会学家的立场、弗洛伊德则从心理医生的立场解释了宗教起源的共同特征,即将人的主观意愿投射到外在的某种超自然的人物或观念之上,以构成自己崇拜的对象。这就是著名的“投射理论”。

关于宗教起源的这个解释系统传统的第一代的确立者当首推费尔巴哈。作为德国唯物主义者,费尔巴哈首先对宗教核心的神的非物质性存在表示怀疑,他认为,如果不能证明宗教中的核心—神的物质性存在,那么它就只可能是精神性存在,精神性存在则必然依赖于人的思想或概念,所以“神就是人的内在本性向外的投射”,它没有自身的独立性,只是依附于人的某种思想,因此由它而确立的宗教就是人们思想或概念的投射。

同样坚持宗教起源的“投射理论”的还有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他是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传统具体运用到社会学观察领域的重要人物。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为涂尔干晚年之作。意图从初民社会的基本互动方式,建构出社会构成的最基本元素。涂尔干归结出一个社会构成的最基本要素有:神圣/世俗之分,图腾崇拜,仪式,节日活动等要素。在该书中,涂尔干认为神圣与世俗绝对的二分,是宗教最基本构成的第一要件。但人总想回到那个神圣而狂欢的状态,于是透过定期举办节日活动与特殊节日,并透过反复的仪式举动,人们渐次可以再唤醒彼此身上的集体情感,最后共同达到先前的神圣状态。

弗洛伊德继承了这一研究取向,并在该取向的研究中别具一格.使之打上了精神分析的深刻烙印。弗洛伊德在《图腾与禁忌》一书中说,“大概不会有人注意不到.首先我将集体意识的存在当做我全部立场的基础⋯⋯因为集体意识的存在使我们有可能忽略因个体的消亡而出现的心理活动的中断。假如心理过程不能代代相传.假如每一代人都不得不习得自己对新生活的态度.那么.在这一领域中就不会有任何进步。几乎不会有任何发展。” 弗洛伊德运用自己独创的精神分析方法,从潜意识本能冲突角度去挖掘宗教信仰的“最深远本源”或“终极原因”。应当说这种独辟蹊径、独树一帜的创新精神,不仅在 20世纪的西方学界令人刮目相看,就是在大力倡导知识创新的21世纪也并不落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云雾草庄

GMT+8, 2025-4-29 18:06 , Processed in 0.01765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