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371|回复: 10

没有“太”,就是“不要自以为是”

[复制链接]
小潘 发表于 2012-3-13 08:46: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昨日电视上一个嘉宾吼了一句“不要自以为是”,已经记不清《生存与修炼》这本书中是怎么说的,但我一下子对这个词汇有了新感觉。
  以前我是这样理解的,人总是自以为是的,至少总有一些认识是“是”的(对的)吧?
  所以有时也说:不要太自以为是。意思是说有些观点还是可以自以为是的。
  现在我觉得,没有“太”,人的所有观念都是应该“自以为非”的。
  “自以为非”才是我们应该保持的长久的心态。
 楼主| 小潘 发表于 2012-3-13 08:54:01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可以表示认同我这个观点,但请不要着急。仔细想想自己的状态,肯定有自以为是这一面的。
比如我们学习了《生存与修炼》,就觉得“做了再想”是伟大的、了不起的“是”。其实呢,我们说的“做了再想”这个词汇,做的“做了再想”这个动作,都与真正的“做了再想”是有距离的,有不足的。经过20年的修炼,那个时候你也说“做了再想”,但和现在自己说的“做了再想”已经不是一回事了。
所以,做人还是要谦虚一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太极道者 发表于 2012-3-13 11: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太极道者 于 2012-3-13 11:31 编辑

“自以为非”是独立性的表现,是修炼到一定境界的标志!修炼人为什么要自以为是?因为修炼人本身就是大道的体现,一切思想行为都来自自身的道,要有自己就是大道的心志才行。所以一般修炼成功的人都是极其顽固不化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osmos 发表于 2012-3-13 12:36:11 | 显示全部楼层
“自以为非”的现实意义是为自己的进步提供了动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箭凌 发表于 2012-3-13 13:5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潘这个领悟很好,与时偕行,与当下谐振,善于从环境中、从一切正反刺激中汲取养料,非要心中无成见、虚怀若谷不可。
     可比喻为太极拳的听劲练习,你只有舍己从人,才善于听他人的劲,才能善化为已用。走圆则相生无穷,走方则顶而难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灵通 发表于 2012-3-13 15:0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的领悟就是说是天下第一,做却无能为力。要看的是如何做得,有效的和无效的结果如何。领了半天的悟,误了自己,如同倪天津,天下第一,无能为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应该 发表于 2012-3-13 16:27:04 | 显示全部楼层
自以为非也不见得是正确的,自以为是也不一定是错误的,得看是什么时候。这两句话都不如自知者明这一句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小潘 发表于 2012-3-13 18: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说你的意思就是要“太”,不要太自以为是就可以了。
正确只是相对而言。
非的心态能让我们慢慢地把固执的心态软化,随时愿意被改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倪天津 发表于 2012-3-13 19:3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灵通


   知道的,灵通大叔,我亦不是傻子
老大不小,该给自己找个归宿了
心灵何必在大城市流浪
先去小城市,再去农村
慢慢的回归自然,慢慢的提升境界
享受生命,原来我活在痛苦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倪天津 发表于 2012-3-13 20:27:22 | 显示全部楼层
想多说一句,你身在一个地方,信息场都封锁着,就好比,身在大城市,打开电视,里面都是大城市的消息,周边的电视台一般是收不到的,这就是现代文明带来的东西,说不清楚,多少也是弊端吧,
呵,不知想说些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云雾草庄

GMT+8, 2025-4-29 18:08 , Processed in 0.02004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