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880|回复: 35

读经随感

[复制链接]
传奇人生 发表于 2012-4-24 15: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来,我已经记不得是怎样找到一个叫“育心国学教育”(www.dayishe.com),后来加入了交流的QQ群里,也是在一起学习吧!也是我们共同对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爱好吧!
      
       那夜,似乎做了一个梦,梦的详细内容已经无法回忆起来了,好像是在草庄与老师和道友们一起栽菜苗。醒来后,想想现在的孩子还知道怎么样种菜的?现在暮春的季节里,农村里的农民伯伯一定很忙碌的,如果我们的孩子也能体验到这种忙碌的话,也许会终身难忘的。

       看来读经还要结合生活和大自然来启发孩子,使学的记的内容与生活实践的统一融合起来,让大自然中的生活的形象性来满足孩子那自由充满想象空间的思维特点,也许,这样的生活家教和读经活动的结合,也是一个办法吧?

       有时候在想,为什么,我们在小时候总是很爱听神话的故事,一边聆听一边在脑子里自由地幻想着故事的内容,如果说这也是我们孩子时候的“创造”性的想象力的联想,那么用来当联想的“材料”从哪儿来的呢?难道就从“文字”中来?还是从孩子的活动空间生活时空和大自然中的具体活动与游戏中积累起来的感性经验吗?虽然,对于孩子来说,有些活动很快会忘记的,但还是接触了生活的实际,不然,会不会造成“无米之巧妇”呢?
      
       记得每个孩子都是喜欢游山戏水的,还有玩玩泥巴,如果说这是他们开始体验“劳动”的尝试的话,而我们大人家长是否会因为学习看书而阻止打骂孩子的天性呢?

       以上,也许都是多余的考虑罢了,因为每个家长都是非常非常关爱自己的孩子的健康成长的,所以,也许还是错误的理解,就当做参考吧!当然还是非常希望大家的指正和交流的!

       读经是基础,生活实践要体验,才会有真“德”!也就是要有全面的认识思维培养起来,我们不能从一个片面走向另一个片面中去,要有全面的意识来与孩子教育和交流,读是一面,生活的体验还是一面。我觉得多带孩子在农村的大自然中走走,让孩子不要脱离了“中土”的感受,这样,也会多些材料给孩子与经典的结合时的想象资料。我怕有些家长不理解土的意义,只知道给孩子吃好穿好不出门(因为怕污染),只在家读读经典,那么结果也就不想而知咯!

       明理要在前,最后都得要回到“道”的怀抱里,自由创造和创新······
       从实的一面,还要注意虚的一面,也是阴阳的统一,落实到我们的家教中,也就是读经和聆听故事的结合,室内与室外的统一!

       以上仅仅是我个人短时间内的感受罢了,因为没有读经的经历,所以,也许都是错误的理解,所以还望大家指正交流!





白杨 发表于 2012-4-24 19:43:32 | 显示全部楼层
要菜种子吗?我明天去集市买些,寄给你。在阳台上跟孩子一起种菜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传奇人生 发表于 2012-4-24 22: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姐,现在早该是移栽菜苗的时候了啊!哈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传奇人生 发表于 2012-4-24 22:29:27 | 显示全部楼层
菜苗是种子播撒在泥土中发芽长出初叶那种状态后,带点土分植在新的大菜园子!然后给予浇水施肥松土锄草除虫以至成熟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传奇人生 发表于 2012-4-24 23: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传奇人生 于 2012-4-26 15:31 编辑

“读经随感”续:
        一是读经在于读而不是在于背记;
        二要带着想象与作者交流的处下姿态;
        三还要进一步深入明白天道规律内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箭凌 发表于 2012-4-25 08:49:2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在小时候总是很爱听神话的故事,一边聆听一边在脑子里自由地幻想着故事的内容

------那个时候家里面连电风扇都没有,一般是夏天纳凉的时候在外面看着星星、摇着扇子,听大人或者大点的孩子讲些或神秘或惊憟的故事,如西游故事,鬼故事,周围夜晚的氛围和所讲内容的结合就给小孩子带来深刻的印象,难以磨灭。别小看这些潜在的诱导,它里面的某些东西会触动人的内心,引导人走向一条超越之路。
    现在的电脑儿童可能很难有这种看着满天星星、听着蟋蟀唧唧、风摇叶动,围坐听故事的感觉了,不能说不是一个遗憾,信息量再丰富,在人造环境中吸收也可能难有那种神秘的滋味深入骨髓的传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白杨 发表于 2012-4-25 13:49: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想真的种菜。嗯,就算是想想种菜也是很好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传奇人生 发表于 2012-4-25 16:40:14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都种过啊,还种过水稻、地瓜,跟着父亲哥哥一起种的,可是现在的阳台还是人家的或者是公共的啊,总不好意思占用吧?还是大姐自由自在些啊,哈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传奇人生 发表于 2012-4-25 17:00:43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个时候,就连小伙伴间也是玩着各种各样的游戏:老鹰抓小鸡、模拟战争、打纸包、放风筝、拦溪水、抓溪鱼······满头大汗,累了后,搬张小板凳,拿着老黄老黄的蒲扇,用袖口擦着豆大的汗珠,拿个茶壶倒出清茶咕隆咕隆地喝着茶水,依偎在大人旁边,仰着小头寻找夜空中的那些故事言谈里的想象中的形象,静静地听着坊间小事国家大事还有阴雨变化收成情况以及播种耕耘的农技······那些时候,最爱听的就是故事,特别是西游记的故事,也不知道多少次缠着二哥讲了又讲那些惊心动魄的情节······后来读书上学校了,对着作业有时候还挑灯夜战······也就不再缠着二哥讲那些动人的故事了,因为那时候自己学会了看书,也算认识几个字了,但似乎失却了想象的动力,难道是因为上学学习使自己不再听到了那些故事了所致吗?童年是浪漫的时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传奇人生 发表于 2012-4-26 15: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传奇人生 于 2012-4-26 15:27 编辑

“读经随感”续:
       崇拜与崇敬是不是有区别的呢?虽然只有一字之不同,在我们读经的过程中是不是也要感觉一下自己的心行?就如,我们小时候,很崇拜明星偶像的一样,不过都是先热后冷,先迷后拜。其实,尊崇和敬重,也许不会失却自己的个性和灵性,或许在学习尊崇圣贤的经典后,也就更富有创造性的自己,因为活学后能结合实际来活用!最怕的是死读,最后读死!在人失去了想象力的时候也就与行尸走肉没有什么区别了。
       我们前面本该有无限的时空,本可以任凭鱼跃任凭鸟飞越的,但人心人情还有人的面子,其结果竟然把一个偶像死死地摆在自己的前面,挡住了自己前进的脚步飞跃的翅膀,因为心中总得要先考虑那个偶像的利害名义关系。
       所以,我们读书读经读到最后还得要“体道、悟道、用道”。也是从“有”回归到初始的“无”中去。为什么不在还没有把大脑的皮层的后天“智网”编织的很厚的时候,就早点把大脑深层的细胞给予“虚的”想象来发挥出“慧明”来呢?
       这也许是“读经”的一个转折点吧?那么方法在哪里?也许本论坛的“厚音文集”栏目里的资料会有所启发的,不妨把她也当作“经典”那样去看看,随意地看看,虽然称不上“经典”!但在空闲的时候,不妨静下来想想看过的资料中的启迪,是不是刚好可以解决了自己的困惑地方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云雾草庄

GMT+8, 2025-4-28 21:07 , Processed in 0.01987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