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037|回复: 5

关于宗教和修炼的关系以及轮回和来生主体的讨论

[复制链接]
箭凌 发表于 2014-7-14 17: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W道友
       甘露法师说,能够修习佛法是最大的福报。

       厚音老师曾言,福报太大的人不便修炼。---究竟谁的福报大?不解

Y道友  
       两句话并不矛盾
      甘露法师说,能够修习佛法是最大的福报。——意思是人能够通过修习佛法,而解脱人生痛苦、超脱生死、往生极乐,不再入六道轮回,对于人来说,当然是最大的福报。
       老师曾言,福报太大的人不便修炼。——老师的意思只是说福报大的人不便修炼,也不是不能修炼。同时,福报大的人必然在金钱名利富贵等方面富有,要主动舍弃、放弃,必然要比常人艰难的多。

W道友  
        二句结合在一起解释呢

Y道友
      先修佛性,后进仙道。


Y道友
      两位老师说话的背景、角度略有不同,放在一起的话,只有根据自己的状况融合了。统一起来理解的话:人能够觉醒修行是今生最大的福报,同时,又不要被世间的金钱权贵等所谓的福报迷惑羁绊,要立志修行,坚定信念,追求生命的真正自由,回归道德的本源。



W道友
       人世间福报大的都在享乐。
       但在老师的眼里,名利色不屑一顾,始终安贫乐道。甘露法师那句话太绝对了,在他眼里闻佛法是最大的福报

Y道友
      站在他的立场,那样说肯定是对的。所谓对错,立场、角度、观点不同而已

W道友
       在叫花子角度来说,有吃保暖是最大的享受。

Y道友
      老师的话还比较客观

J道友  
       世界上很多国家的人和地区的人把希望寄托在来生,寄托在死后,比汉人虔诚得多,比如中东的穆斯林,比如印度,比如我国的西藏。信教信得什么都不顾或者以此为最大的多得很。

       但是信教和修炼毕竟有不同,老师指的是修炼,不然那些虔诚的中东人、印度人就是我等的榜样了 。

W道友
       来生过得怎么样?取决于当下的积累

J道友
       修炼指的是性命双修,用性来检验命,用命来检验性,没有命性不可长存,没有性命不能升华,两条腿你不能只指着一条,如果仅仅指着一条,那一条可能会把你带到笼子里去你也不知道,因为你没有相互的比较和在比较中的印证和推进,就很可能把自己推到空中飘荡也不知道。

       说个来生其实就渺茫了,你今生不证,还待来生?这和信教的就没啥区别了,信这个教的上极乐,信那个教的上天堂,每年都有几亿人上去,你真信?

W道友  
       我信有来生,如同昨天今天明天一样,昨天种种变成今天,今天所做所为成为明天。

J道友
      来生即便有,也不见得就是我的来生,道家说三魂七魄,哪个到来生去?

W道友
       魂魄是遗传父母的。不信有来生,还修什么?回家的路走一步,少一步,离家近一点。

J道友
       现在的我,过去的我,将来的我,都不同,把少年时的我拉到现在来,绝对对目前这个中年人不感冒,把中年的我拉到三十年后,估计将来的我对现在的我也种种看不中,嫌幼稚冲动;反过来,把现在的我放到老年的我面前呆一周,估计也会嫌弃这老家伙顽固保守。


W道友
    人出生时,72小时从头顶进来的那东东,会陪伴一生。肉身消亡了,它会离开,积累够了,又会周而复始

J道友  
       所以就说那个是真我,这些是假我,假我是不停的变的,问题是:真我在不在乎来生?假我在乎来生又能怎样?

W道友
      假我当家所做的事大多是有为的废事,能让真我当家就省事多了。想到来生,想到改变自己,都是真我的呼唤。老师不说来生,变向说因果。
 楼主| 箭凌 发表于 2014-7-14 17: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J道友
       真我既然总是周而复始的循环,他就不在乎,就像你不在乎睡觉一样,但是假我肯定在乎,因为这个白天就是他的一切,但是在乎又能怎样呢?他过得去吗?就像白天的想法能带多少到梦中去?

W道友
       多年前老师曾说,某棵树砍了。不意味着这树绝种了。它的种子还飘向其他地方继续生长。想修是自己神性的需要。如同老人,小孩,中年人喜欢看西游记一样。不信来生,相当于不相信明天太阳不会升起一样。今天是末日。
修炼有素的人不怕死,他明白,这里死了,在其他地方重生。死的是肉身。相当于工作单位的异动。

J道友
       其实轮回或者说来生主体这个问题是一个严肃的问题,即便是佛家,在严格的意义上,也不承认有一个永恒的灵魂在轮回,轮回的主体是什么?在大乘和小乘佛教的高僧那里,已经争论了上千年。但是教化意义上。对大众还是言说灵魂轮回的,因为要传教嘛,要争取大众,要求供养

W道友
     深奥,玉皇能当玉皇是他积累多世,我就不能当,历世积累不够

Z道友  
     人既有智慧也有执着。遇到什么是最大的福报,那只是一种自我所遇的夸耀,是不是真实的那要检验的。

W道友
     我得有生之年努力奋进

J道友
      修真或者修炼就是直趋核心,理解对大众的说教,但是毕竟还是不能等同大众

Z道友
      佛家根本不承认有一个不变的东西在轮回。就像一般人们所说的一个屋子坏了搬家去一个新的屋子。佛家不是这样理解轮回的。

W道友
       是的,心很重要。心是快乐喜悦的就生活在天堂。否则就是地狱。

W道友
       佛家是咋样理解轮回的?

Z道友
      非断非常

W道友
      深奥

Z道友
      前世的所作所为,以种子的形式寄存在第八识中。人死后,前六识“眼耳鼻舌身意”消亡。而第七识和第八识还存在,带着前生的所做积累的习性进入新的生命体。
      新的生命诞生,因为前世的“眼耳鼻舌身意”已经消亡,现在生成的是新的,所以,这与前世那个生命无关。现在的生命的眼耳鼻舌身意,在成长中渐渐形成,他的所做与前世毫无关系。

W道友
      第八识如同人的身份证号码一样。终生不变。

Z道友
     但是,第八识含藏前世所做的习性,今生的遭遇等等,与前世所做有关。这有点像种子。

W道友
     诵经为的是注入一点点进入第八识。

J道友:
        Z兄所言“佛家根本不承认有一个不变的东西在轮回。就像一般人们所说的一个屋子坏了搬家去一个新的屋子。佛家不是这样理解轮回的。”是对的,这是因为南传佛教或者北传(汉传)佛教、藏传佛教的高僧都是有严格的禅定和内观基础的,这些基础核心还是来源于佛陀的基本传授,通过内观训练,就可以观察到念头的念念生和念念灭,没有实在性和恒定性,既然当下都像肥皂泡一样不停的短暂的生灭,一天一万八千念,随境而起灭,那这个东西怎么能够到来生去呢?怎么能够称之为永恒的灵魂呢?但是如果没有一个灵魂或者主体,又承认来生,就需要找出恒定的主体来,这个主体,南传佛教不认为有,北传佛教中的唯识宗(就是玄奘法师西游取来的)认为是啥第八识、第九识,藏传佛教我不太清楚,但佛教三大宗派之间对这个主体好像没有共同承认的标准。
       但是这是佛教精义入微的一面,属于胜义谛;对信教的普通老百姓来说则往往言说俗谛,就含糊得多,不说这些,怕听不懂又影响传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箭凌 发表于 2014-7-14 17: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Z道友
       你想一下,一颗种子埋下,产出的结果又被播下,几万代下来,几万年后的那个结果,与几万年前的种子有关系吗?还是那个种子吗?答案是;有,但不是几万年前的那个了。

W道友
     进化了

Z道友
    也许退化了?

W道友
      有可能,注入的是恶的信息

Z道友
   《西藏生死书》中,我感觉说的比较形象:前世与今生的关系,有点像一叠摞起来的象棋,互相支撑,又相互独立。
      所以,并没有一个什么不变的灵魂在搬来搬去。

W道友
     有人说过,象蜂巢,多只蜂努力的结果,又分不清是哪只蜂努力的。

J道友
        道家的修炼体系,如厚音老师这里,使用了一个元性的说法沟通这一切,元性有含藏无尽世代的感觉和经验的能力,更有生化的能力,但是你又不能将其理解为一个永恒的灵魂在轮回中不变,首先轮回就是不确定的,并不一定是单一的一个灵魂转移到另一个物质体之中那样简单,更可能存在着一分为多,多合为一,多分为多等概率更大的多种可能性,所以用道家的物化论解析轮回说可能更确切一些。而元性的最主要结构是吸纳感觉经验的部分,这部分类似于一个碗,另一些部分类似于碗内盛放的物品,在物化的历程中,元性她不是单一结构,也不是边界很固定的,边缘很清晰的,就如自然生命特别是植物一样,存在着组合、交融、生长的种种面貌。所以元性理论完全是一套庞大的独特的但是又非常有包容性的体系,把南传佛法、北传佛法、藏传佛法和现代生命科学的一些元素都包含进去了,而使用的主体框架来自于道德经和庄子这些先秦道家经典,后世的丹经只作部分参考。


Y道友  
       我们既定的观念中,实际上含有很多宗教观念的影响。这种观念的形成,是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的,多数时候自己并不自觉。这次在草庄从道友的聊天中,就能感受到这一点。

W道友
       有位道长把道教解释成,道德教育。这样解释很合符情理。但道教佛教至多的是教条规矩。

Z道友
      有规矩不是坏事,但不要执着于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箭凌 发表于 2014-7-14 17: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J道友  
       Y兄所说的:“我们既定的观念中,实际上含有很多宗教观念的影响。这种观念的形成,是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的,多数时候自己并不自觉。这次在草庄从道友的聊天中,就能感受到这一点”。其实这些观念又往往都是对大众进行说教的一面,俗谛,争取信众占地盘的所谓变通随众人的一面;而不是核心的一面,精华的一面,胜义谛的一面。

W道友
        规矩多了让人无法前进,取悦信徒,换取供养

Z道友
        取悦信徒,换取供养,这是个人品行问题,不能混为一谈的

W道友
       低层次的是如此。某地方道协会长说,一运二命三风水,我不知他把德放在什么位置了。

Y道友
       这就是修行之中很难解决的认识问题,大多数人普遍认为找到了符合自己实际状况的修行理念、理论基础和行进方向,并自动的建立起一套稳定的内外体系,既能自圆其说,又难以撼动。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执着点。所以,无论是认识自己、改变自己,还是劝说他人、说服他人都是个无比艰难的事情。人,到最后,唯有自觉自省自证自悟。

J道友
       宗教,就像世间的一切事物一样,也有走向反面的一面,长江黄河,源头清澈,但到了下流总难免泥沙混杂,你要喝口清水不去提纯行吗?大气,高空澄澈,但下层难免被人气污染,有雾霾,你想一眼十公里做不到了。
       宗教精华一面就是修炼。

K道友
      谈到宗教,世界上的五大宗教都出过圣人,都有各自的修炼方法,但发展到后世的今天,却都变味变质了...可能这就是佛家所说的末法时代吧,正道只能潜修...

Z道友
      什么法门的流传,都加入了人心的作为,渐渐变味那是必然的。人心会利用一切工具为自己、集团谋利。

Z道友
      披上神圣的外衣,信徒就义无反顾。结果,相见上帝却遇见魔鬼,想上天堂却下了地狱。
      集体没有排他性,是同一个目标的认知。集团有排他性,为这个集团的利益而奋斗。
      但由于人心作为,集体很容易变成集团。
      要是封闭起来,就成集团

K道友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的物质欲望、享乐欲望越来越大、越来越强烈,修炼的环境和内外条件就更加艰难了

Z道友
     诱惑,难就难在自己的放下放弃和担当。嘴巴说的都很好,拿到实际中去检验就完蛋了。

Y道友:
      当下的状况,反过来说,也是人修行悟道的最好机缘,因为给我们呈现了如此丰富多彩的资粮和映照自己的镜子。把人心机巧和多样性的一面得到了极大程度的呈现。

Z道友:
      万物一体,观众生就是看自己的内心种种。观生活,就是看自己的轮回种种。能以此觉悟,就是大智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无名为名 发表于 2014-8-20 20:45:13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一个好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一性光明 发表于 2014-8-23 09:29:1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的我累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云雾草庄

GMT+8, 2025-4-28 03:37 , Processed in 0.015284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